当代油画艺术会不会掉价
时间:2012-05-27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在5月15日下午进行的中国嘉德2012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沈尧伊的红色经典巨制《革命理想高于天》从850万元起拍,最终拍出了4025万元的高价。相较于当代艺术板块的起伏,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板块近两年不断显露出渐入佳境的态势,赵无极、徐悲鸿、颜文樑、常玉、方君璧、李超士等艺术家的作品日益受到国内收藏家的关注。
事实上,无论是追逐中国早期油画,还是追寻中国早期油画名家,广东都是一个绕不过的字眼。作为中国最早引入油画的地区,一直引领风潮的广东油画创作,至今已经走过了402年的历程。只不过与日渐壮大的岭南画派相比,广东油画却似乎一直未被重视。
广东油画在中国油画界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现在总看不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不断刷新价格纪录的当代艺术油画,是否透支了中国油画的未来市场?抑或中国油画市场,目前只是刚刚起步?这些都是当前美术界和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特邀嘉宾
郭润文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林永康
(广东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嘉宾主持
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1 现在正是广东油画的兴旺期
赵利平:很多人认识中国油画,是从李铁夫开始的。作为中国油画第一人,他是中国最早真正掌握西方油画技巧的艺术家,他是广东人,而广东也是中国最早引入油画的地区。但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并不熟悉。
林永康:广东油画人引领风潮已有四个多世纪。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广东油画创作到今年已有402年(1610—2012)的历史,这大大超越许多人认为中国油画不过百年的概念。广东是西方油画最早的传入地和中国油画创作的发源地。1583年西方油画由传教士传入,18世纪至19世纪,广州已有相当数量的本土职业画师在绘制西画,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近代广东油画仍然走在中国的最前沿。画家李铁夫,最早步出国门,到西方学习油画。其后,冯钢百、黄潮宽、余本、林风眠、司徒乔、胡善馀、符罗飞(微博)等也先后走上这条道路。由胡根天等创办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更是国内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之一。当时广州开设的画社、画会和美术学校多达20余家,广东画人开启了一代风气之先。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油画创作更为活跃和繁荣,先后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广东油画的创作一直遵循前辈的传统,坚持艺术与时代精神相一致,坚持对油画学术上独立自由的研究探索精神。因而,无论是全国性大展或是学术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郭润文:广东油画史跟中国油画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铁夫以后,广东油画第一个辉煌阶段出现在“文革”时期。当时的油画创作,也面临着政治口号式的约束,但是广东的油画家,聪明地把革命题材与油画语言相结合。如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潘嘉俊的《我是海燕》等,这些作品当时在国内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被封为美术界的典范。他们的难得之处在于,当时油画画家笔下的“文革”人物,都是“红、光、亮”的统一形象,他们却敢于画出人的真实形象,并且大胆运用了灰色,既是革命题材,又有油画的本质语言,并且还得到了政府的承认,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形成了广东油画的第一个高峰。
“文革”以后,广东油画也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艺术家,他们来源于广州美术学院在1977年、1978年的招生,代表作如司徒绵的《红土》、涂志伟的《霸王别姬》等,具有非常突出的广东风格。特别是带有伤痕文学色彩的邵增虎作品《农机专家之死》,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但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油画却进入了停滞阶段。大量画家“下海”,让广东油画起码在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内处于寂静状态。当时甚至有个笑话,“广美”没有画家,人人都是经理。
现在,广东油画迎来了第四个高峰,油画艺术委员会换届以来,已经举办了两届油画大展。同时,在许多全国性的重要展览上,广东油画的获奖次数和等级仅次于北京,在国内一直处于第二的地位。目前许多广东三四十岁的青年画家,也开始进入全国油画的舞台,他们当中,能在全国排得上名次的不下十人。可以说,现在正是广东油画的兴旺期。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油画,油画在广东有如此深的渊源,如果政府再助一把力,完全能够把广东建设成为油画强省。
林永康:我也认为,政府应当像保护岭南画派一样保护广东油画,建立广东油画的专业收藏馆。苏州市政府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们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粉画艺术馆。
今年12月,广东油画就将迎来一个接受全面检阅的机会。由广东做东道主,开展五省三地《吾土吾民油画展》,梳理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这恐怕是近年来多个地区油画展当中规模最大的。
2 现在为何看不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
赵利平:就像刚才举例的《农机专家之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等作品,都是当人们谈到那一时期就能记起的作品。现在虽说油画艺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为什么很难看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
郭润文:以前“一画成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毛主席去安源》,人们不一定认识刘春华,但肯定知道这幅画。这是因为当时的艺术作品比较单一,大家都在相似的领域作画,当那一领域出现一幅巨作时,大家肯定都知道。反观现在,一方面,由于绘画领域呈现多格局、多流派的局面,当大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时,目光就不会那么汇聚了;另一方面,以前的画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画一幅作品,而现在的画家,谁还愿意花那么长时间作画?
林永康:另一个原因,过去为人们所铭记的好作品,并无市场在推动。画家在绘画时,完全由激情驱动,思想力、表现力等都达到了极致。这与当下画家绘画的语境是截然不同的。现在见到的画家,没人不谈市场,没人不谈画价。我们都知道,在纯粹而没有杂念的语境下,才有可能出精品,如果净想这画能换多少钱,送给谁好,就不会有感情流露的好作品。
如果将来回忆广东这一时期的油画,汶川大地震之后广东油画界50多位画家集体创作的巨幅油画《地恸·重生》,肯定是会被提及的,因为那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现在很多画家甘于把作品变成商品、工艺品,这是很要命的。
能够真正被后人所铭记的作品,肯定是动了情而又技术到位的作品,是有这个时代深刻思想的作品。第一,艺术首先关乎你的学养、思想,并不只是学校老师教给你的那几笔。我还建议学生要尽快忘掉这些笔法,我的学生,接受我的思想就可以了,千万别画得像我;第二,到生活中才能触发创作激情;第三才看个人的技术。这三方面都把握好了,才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画作。此外,过去的信息没有那么多,电视、电脑也只是新时代的产物,当时如果出现一幅好作品,政府会作主导宣传,印数很大,这也是一个原因。
3 当代艺术油画的价格是否已到顶?
赵利平:相比中国写实油画,当代艺术油画似乎更加风光,比如张晓刚、周春芽,他们作品的价格不但在国内屡创新高,在国外也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号召力。但他们的题材似乎比较单一,好像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人,为什么还能受到追捧?
郭润文:一方面,这些当代艺术画家已经有着20多年的海外参展经历,他们的不少作品,已经被国外资深藏家收藏,当这些藏家看到中国艺术市场崛起的时候,就带着藏品返销中国。在这批人的支持下,当代艺术油画的市场高位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他们懂得符号学在艺术上的运用。在国外,许多著名画家其实都利用了重复的手法去增加作品的符号性。不理解的人可能觉得是题材重复,但正是这一重复,使每一画家都有了区别于别人的鲜明符号。
目前中国的写实油画,以体制内的画家居多,缺少职业画家,他们在学院内受人尊敬,衣食无忧,纯粹是为艺术而艺术,很少走出去。所以目前中国写实油画,无论市场关注度还是资金流向,都不如当代艺术油画热闹。
赵利平:正是因为之前当代艺术油画的突然蹿红,有人担心,当代艺术油画已经透支了中国油画的未来市场。但也有人说,这正是中国油画刚刚起步的一个表现。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潮呢?
郭润文:在资本运作的支持下,当代艺术油画的市场价位之高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说,只要有成熟的一批海外藏家支撑,他们作品的价位就不会下跌。
林永康:我更倾向于认为,市场利润是被透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艺术家除了社会责任,还要讲道德”的原因。要建立健康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艺术家必须专心创作,不要过多地直接参与市场,让中间商担起桥梁的作用,这既利于艺术创作,也利于收藏。很多艺术家生产的垃圾,多是由自己接单创作出来的。
4 中国油画价格可望过亿元
赵利平:与中国画市场的火爆相比,中国的油画市场似乎一直不温不火。当代艺术油画是有过井喷的阶段,但一遇金融危机,市场马上大幅下滑。
郭润文:国画与中国油画,一是没有办法比,二是没有必要比。油画市场比国画市场差,在中国这是很正常的。首先,中国人有着恒久的国画收藏习惯,千年之前,古人已经开始收藏国画,而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不过100年历史;其次,平均而言,一名国画画家一辈子的作品量,就相当于多名油画画家一辈子的作品量。国画作品数量多,可供市场流通,这也是市场繁荣的一个原因。
但说实话,中国油画目前的发展势头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现在一些价值千万元的作品,未来很快就能过亿元了。而且目前广东的油画画家,多以写实油画为主,他们有实力,因此也更具持久性。如果油画市场超过国画,唯一原因只能是国画造假惹的祸,而油画假画比较少,因为仿冒成本比较高,而且很多油画家还在世,鉴别较容易。
林永康:目前在广东,收藏油画与收藏国画的藏家数量比例悬殊,许多收藏油画的都为寻求短期收益,而收藏国画的多是真正的藏家。但总体而言,民间收藏油画主要是商业驱动,以盈利为主,短期行为是广东油画的主要收藏现象。广东还没有形成像北京、上海一样的真正的油画市场。收藏缺少学术性,被流通所误导。因为出发点是商业目的,所以市场追捧就成为投资者的选择重点。这对广东油画的学术性发展和广东油画文化的传承起着阻碍作用。
赵利平:随着介入油画收藏的群体不断扩大,许多人对油画的鉴赏知识积累还不够,那么对油画收藏两位有什么建议?
郭润文:第一,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尽量收藏一线画家的作品,这是投入大,获益也大的领域;第二,也可以收藏优秀青年画家的作品,但在收藏前,需要了解画家的背景,如果是职业画家,会终身从事绘画事业的,就值得收藏了。如果是一名公务员,虽然他的画作也不错,但他不会一辈子作画,他往后的上升空间就会小;第三,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学术价值,这是区分行画与真正艺术品的关键。
林永康:还有一点,所藏作品的作者,一定是要有相当年纪的。收藏年轻作者的作品的确便宜,但有的画家,30多岁时热爱画画,到了45岁觉得没劲就停笔了,那你的藏品怎么办?有升值潜力的好藏品,作者肯定是一生致力于绘画的,这样就不怕藏品到了手中,变成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来源:羊城晚报
>相关报道:
- ·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21-03-23]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2021-03-04]
- ·人间奇迹 艺术助力|全国美术界助力脱贫侧记[2021-03-03]
-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 “南北兼容”[2021-03-02]
- ·2021中国艺术市场将迈向何方[2021-03-01]
- ·华夏艺术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隆重举行“我和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2019-09-19]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